WEFV2626EFCEYYYB15VEF

 

內容簡介

理想中的民主為何無法實現?
原來是我們的大腦還來不及演化!

  好在大腦是可以訓練的!

  身為政治動物,我們總說「選賢與能」,事實上,我們也絕不會承認自己選舉的時候「不理性」,但是放到群體層次,其實「理性」這檔事並不總是那麼理所當然。

  統計研究發現,某個偶然的悲慘事件(例如:在美國發生的鯊魚咬人事件)、一場輸掉的球賽、一個乾旱嚴重的年度,這些跟執政者政績無關的遙遠意外,卻彷彿起了蝴蝶效應,能主導大選,用隱匿不揚的方式影響人們的投票行為。

  為什麼會這樣?

  作者橫跨數個研究領域,把政治學、心理學、神經科學、歷史學等研究成果收集與整理,逐一分析演化而來的本能,如何讓我們身不由己,時常會有「不理性」的表現,我們卻渾然不知。我們的社會型態進展太快,我們的大腦卻還停留在更新世,困局由此產生。

  問題不在知道的不夠多,即便透過教育宣導,我們還是會對政治冷感,即便得到很好的選舉指南,當候選人一個溫暖的微笑或接地氣的buddy buddy,仍會讓我們不由自主投票給他,原先的理性指引全都拋到九霄雲外。原來問題出在我們自己,「人」身上!請暫停只關注在意識形態或政見的公開辯論,把焦點轉到我們自己行為的bug上吧!

  原來,我們的腦部結構僅適合在150人的小群體運作,難怪現代社會超大型的民主機制會讓我們捉襟見肘、聰明才智施展不開。作者從四大人類謬誤(好奇心、觀察他人表情、說謊與辨識說謊、以及同理心)出發,揭露我們不自覺的直覺反應如何殘害了民主。例如:其實我們天生擁有非常敏銳的判斷力,能判斷眼前的人是否說謊,但規模龐大的當代社會只允許我們透過大眾媒體認識政治人物,因此我們很容易自以為我們已經完全認識候選人。

  又例如:支持者很難改變對政治人物的支持,即便政治人物做了法律上不容許的事。這是因為我們生來就很會「說故事」,使得我們覺得不舒服的前後矛盾能自圓其說。我們必須覺知這些天生本能(系統一)不斷在我們身上運作,在需要的時候,啟動我們比較複雜的思考能力(系統二),來應對困難的政治決定。

  最後,作者還是給了樂觀的鼓舞。雖然我們很難超越演化而來的侷限,但好在大腦是可以訓練的,而且在人類社會已經設計出相互制衡的政治制度,大多數人口也多以城市型態居住,如此一來,我們的直覺能經由群體相互糾正,讓我們不是演化的囚徒,在政治上不致走偏。

名人推薦

  【專文推薦】
  王宏恩(菜市場政治學主編/美國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政治系助理教授)

  【專業推薦】
  馮勃翰(國立臺灣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
  Gene黃貞祥(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
  顏擇雅(雅言文化發行人)
  朱家安(哲學雞蛋糕腦闆)

好評推薦

  ◎本書的一大優點,在於作者橫跨數個領域的研究收集與整理,把政治學、心理學、神經科學、歷史學等近年來的重要著作都依照相同的大方向整理在一起,文獻回顧的廣度堪比一本博士論文。──王宏恩(菜市場政治學主編/美國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政治系助理教授)

  ◎美國政治有著「愛麗絲夢遊仙境」的特性:合乎常理的事情不會發生,發生的事情通常不合乎常理。援引科學、歷史、心理學的證據,佐以政治洞察,謝克曼的此部佳作將告訴我們政治何以如此。如同葛拉威爾的《異數》之於社會學,《為何我們總是選錯人》將為政治學帶來新視野。──Leonard Steinhorn,

  ◎數代的政治學者爭論不休,選民們面對政治是否能理性做出選擇。謝克曼主張大多數的人是基於動物性的直覺做出選擇,而這些直覺機制來自於我們史前祖先的遺傳。他更近一步指出人類天性鼓勵人類依直覺行動。本書清晰的論理,適合一般讀者閱讀,也為相關議題將來的辯論奠下基礎。──Alonzo L. Hamby, Man of Destiny作者

  ◎令人驚奇、說的一口好故事的作品,讓我們查覺到天性裡適合現代政治以及不適合現代政治的部分。──George E. Marcus, William College政治學教授

  ◎在《為何我們總是選錯人》一書中,歷史學者謝克曼闡述了他在行為科學方面優秀的研究成果,指出為何美國人總是把政治搞得一團糟。在流暢易讀的行文中,謝克曼給予我們他的忠顧──我們絕對可以做的更好。──Walter G. Moss, An Age of Progress? 作者

  ◎政治中唯一可以預測的事情正是一切皆不可預測。在謝克曼令人驚奇、充滿啟發的新書中,揭露了科學數據模型無法預測的問題。問題正在我們的大腦裡。一旦面對政治,人類的行為就會變得難解。── Taegan Goddard, Political Wire發行人

  「《為何我們總是選錯人》帶領讀者一覽美國歷史裡政治,令人尷尬的政治烏龍全變成可以理解的事物。作者利用行為經濟學、演化心理學和生命科學個學門的研究成果,照亮這一切,目的是告訴我們其實可以透過每個人自我鍛鍊自身的覺察能力,改變民主政治的未來。」──艾維.圖希曼(Avi Tuschman),Our Political Nature: The Evolutionary Origins of What Divides Us作者

  「瑞克.謝克曼再次做到了!他整合了政治學、神經科學和演化心理學,還有歷史學,呈現了為何我們會偏離理性的道路。」──克里斯多福.派克(Christopher Parker),華盛頓大學政治學教授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瑞克.謝克曼 Rick Shenkman


  艾美獎調查記者得主、大眾歷史學家、經常接受CNN、FOX NEWS等媒體訪問,被選為美國歷史學家學會(the Society of American Historians.)一員。著有《美國歷史裡的傳說、謊言和被珍視的迷思》(Legends, Lies & Cherished Myths of American History)和《總統的野心》(Presidential Ambition: How the Presidents Gained Power, Kept Power and Got Things Done)等書。

譯者簡介

曾亞晴


  外國語文學系畢,曾任職出版社編輯。負責第一部分。

陳毅瀓

  台大心理系畢業,修習過台大翻譯學程。負責第二和第三部分。

林士堯

  譯有《便宜沒好藥?》,負責第四部分和結論。

 

目錄

導論 兩造不相配合:為什麼我們不能相信本能

第一部    好奇心會殺死貓,卻能拯救我們的民主

第一章 麥可.喬登教我們的事
不看新聞也不投票的人,為什麼覺得自己不需要?
第二章 人人都是政治動物
又為何我們的政治一團混亂
第三章 身邊最親近的一百五十位朋友

第二部    察言觀色的本能
第四章 選出的政治人物總讓我們失望
每個選民都犯過的錯
第五章 0.167秒決定一切
我們會在極短的時間內對一個人下定論

第三部    追求真相的天性
第六章 自我欺騙
自我欺騙的高代價,但我們卻無法不欺騙自己
第七章 我們真的需要真相嗎?
為何我們對真相比我們以為的還要沒有興趣
第八章 事出必有因
成人也需要童話故事
第九章 彷彿停留在1974年
為何人們總愛說出沒有道理的話讓人一頭霧水

第四部    同理心
第十章 當一切發生在你身上
同理心的極限
第十一章 會計師的謬誤
仰賴理性的危險
總結
致謝
 

推薦序

王宏恩 菜市場政治學共同創辦人、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政治系助理教授


  政治科學的發展中,過去七十年來,隨著民意調查工具與各種實驗工具的進步,加上其他領域從不同面相對人類的探索,讓政治科學家們對於選民有更多的理解,但這卻是一連串解構與重構的開始。

  自從啟蒙運動以來,哲學家們常常假定人們對於政治的興趣與知識量都很高,並進而推論在這種狀況下民主如何可以更好、制度該如何設計。但自從我們真的用問卷開始詢問廣大的民眾對於政治的了解,如同本書所舉的例子,包括大法官是誰、包括上一個颱風或鯊魚攻擊應該歸咎於誰等問題,選民的答案往往嚴重挑戰了古早學者對於民主的樂觀假設。因此在九零年代,一群學者乾脆大喊選民並沒有真正的知識、也沒有真正的意見,民主崩壞不遠矣!

  隨著更多研究,我們發現實際情況也沒有那麼悲觀。雖然我們把選民一個個抓出來問,政治學可以考及格的人並不多,但當大家一起投票時,往往似乎真的可以在正確的時機點懲罰壞領袖、換人做做看,雖然換的人常常也只是下一個小丑,嘗鮮期只有六個月。而各國民主運行多年以來,似乎經濟也還可以、也不太愛跟別的國家進行全面性的戰爭、社會福利與人民生活水準也持續提升。我們又該如何解釋這個人層次與集體層次的差異呢?

  因此,新一波對於人們政治行為與政治知識的研究,就朝兩個方向前進,第一個是客觀看待人所需的知識與相應的限制,以及觀察這兩者加減後是否真的會影響民主運行。第二個,則是朝向制度設計,個人或許不完美,但我們是否能透過一些程序、制度、投票方式,讓集體決策的結果至少不會導向毀滅。

  這本《為什麼我們總是選錯人》,從演化生物學出發,就是前文所述第一個方向的集大成。演化生物學認為人的大腦並不是一出生是空白一片,可以完全由後天教導而百分之百改變。相較之下,演化生物學相信人的大腦內有些預先設計好的機制,是我們現代人一出生就在腦內有的設定,如同買了電腦後裡面內建微軟的Office作業系統,日後你一遇到文件資料就會由Office系統打開一樣。在這本書中,提到了好奇心、觀察他人表情、說謊與辨識說謊、以及同理心等四個機制。演化生物學進一步假設,人會有這些內建的機制,是因為這些機制對我們的祖先有生存優勢,我們的祖先靠這些機制打敗了沒有機制的其他同類,最後把這些機制隨著基因傳遞下來。

  而這本書的主要論述,就是這些祖先給我們的腦內機制,在過去幫還在打獵的祖先們獲得勝仗;但到今日,這些內建機制卻與民主制度裡面對「理性選民」的完美假設相違背。本書的一大優點,在於作者橫跨數個領域的研究收集與整理,把政治學、心理學、神經科學、歷史學等近年來的重要著作都依照相同的大方向整理在一起,文獻回顧的廣度堪比一本博士論文。這樣的文獻串連對有興趣的讀者尤其重要——雖然作者礙於篇幅,許多地方並沒有把整個實驗設計或研究方式給講清楚,而只有簡單敘述配上研究結論,但由於文獻回顧的完整,所以有興趣的讀者都可以順藤摸瓜找到原本的研究文章與其他相關著作來繼續深究。

  作者也在本書發揮了歷史學家擅長的優點:透過無數資料描述、側寫數位美國總統的決策過程與遇到的危機。對於美國政治或美國總統不熟悉的台灣讀者來說,一下子看到一大堆英文名字或官階可能會感到有點吃力。但讀者不妨想像一下,假如自己正是坐在白宮裡面的那位總統,桌子前面有無數麥克風跟記者等著你開口,旁邊也有數位官員們拿出不同的決策要你做最終判斷,而你的開口判斷可能導致幾萬人的生死,在這個時候,你的腦袋在想什麼呢?你如何做出判斷呢?雖然作者也說,要有同理心不容易,但我們假如認真去想像一下,讀者很快就可以理解「同樣身為人」的美國總統們和幕僚們,為什麼跟我們一樣受到古早祖先們傳給我們的預設大腦機制給影響了。

  雖然這些祖先給我們的機制可能先天的影響了我們一開始的政治判斷,但如同作者所云,我們畢竟是人類——祖先給我們的預設機制放在較省能源的大腦(系統一),但我們大腦內仍有(系統二)讓我們能更周全的思考,這也是作者仍樂觀的理由。在這個資源與資訊都充足的年代,我們更應該有時間與義務去控制自己的情緒,好好地接收資訊,因為我們共同決定的政治事務影響了更多的人、影響了國內與其他國家的人、甚至影響了整個地球,例如全球暖化等議題。

  當然,除了作者在本書提到人們腦內的機制與破解之道外,人類其實也逐漸認知到個人的極限,而透過制度與系統來降低政治決策的錯誤,也就是前面提到的第二個新研究方向。中國一些明君會讓大臣直言不諱、以人為鏡;而到了近代,我們則是透過憲法上的分權制衡來互相牽制可能犯錯的掌權者,透過言論自由來挖掘政府可能的謊言,並透過定期選舉與參政權讓人們定期關注與評價執政者,或至少可以在執政者太誇張時出來投票把他換下來。或許有時候人們的集體決策修正錯誤的效率並不快,但長期而言,假如沒有外來的威嚇或扭曲,至少民主都不會有太大的錯誤,而是穩穩地測試錯誤然後修正前進,這也是我們這群「政治動物」仍值得珍惜民主的最起碼的原因。

  我們都是政治動物,但我們的祖先選擇不只是當個動物。千百年後的我們,也能選擇繼續證明我們的祖先當初的決定是對的。

導讀

錯置:為什麼我們不能相信本能


  一八九一年的某一天,一位走遍世界各地、樂於戳破公眾迷思的富有旅行家,拿出五百美金,懸賞世上有誰能證明鯊魚曾攻擊美國東岸人類。消息成了新聞頭條。人們確信富翁必將為此付出賞金,可是他們錯了。

  美國頂尖的鯊魚專家們對此並不訝異。他們早已發現,水手間口耳相傳的恐怖食人動物,幾乎不可能出現在美國沿海的非熱帶海域。沒有證據證明,美東沿岸曾有鯊魚追食人類,除非偶然意外,專家們如此斷言。那麼又為何沿海居民,總對鯊魚懷抱幽深的恐懼?專家們視此為全然的迷信。這個看法持之有年。

  一九一六年暑假前夕,專家們一如往常,再次向大眾重申,無須擔憂沿岸鯊魚攻擊。他們強調這不是見解如何的問題。這是科學事實。

  隨後日子來到七月一日的星期六。

  來自費城的萬森特(Vansant)一家人,越過德拉瓦河進入紐澤西州,搭上下午三點三十五分的火車,由肯頓郡(Camden)前往紐澤西海岸。下午五點剛過,他們抵達環境優美的度假勝地天堂灘(Beach Haven),距離南方的大西洋城約二十英里遠,入住當地一家高級飯店The Engleside。之後,查爾斯.萬森特(Charles Vansant)的雙親決定稍作休息,他自己則換上由頸至膝的黑色泳裝,前往海灘游泳。那時還不到下午六點。

  當時萬森特是大學生,他參加兩個運動校隊,分別是高爾夫球和棒球。一下水,他勇猛地往前游去,游得比任何人都還要遠。海邊圍觀的群眾看著他在海裡和划水的狗兒玩耍,突然間,他放聲呼叫救命。水裡有東西拉著他往下沉。

  是鯊魚。萬森特奮力掙扎,他的血染紅了整片海。一名勇敢的救生員快速游向他,將萬森特拖往岸邊。但是鯊魚緊咬不放。直到兩人接近岸邊,鯊魚刮到海底的卵石,方才游走。但還是太遲。就在萬森特下火車後,不過一小時的時間,強壯勇健的他就這麼死了。得年二十五歲。

  五天過後,位於天堂灘北方四十五英里遠的春湖(Spring Lake),在高級飯店The Essex and Sussex擔任行李員領班的查爾斯.布魯德(Charles Bruder),趁著飯店午休,跑去海邊游泳。上百名遊客目睹一頭鯊魚朝布魯德襲來,人群之中還站著社交名媛喬治亞.喬爾德(George Childs)。喬爾德女士描述,她看見鯊魚衝向布魯德「就像一架飛機正攻擊飛船」。布魯德驚聲尖叫,鯊魚咬下他右邊膝蓋以下的腿,然後奪去他的左腳。女士們看到這血淋淋的一幕,無不倒胃噁心、暈厥過去。查爾斯.布魯德在極度驚恐中,很快死去,血肉模糊的軀幹四分五裂散落在沙灘上。那年他二十八歲。

  緊接著,紐澤西海岸頻傳鯊魚攻擊。其中一起意外裡,鯊魚逆流游向小城馬塔萬(Matawan),一個距離海岸十六英里的內陸市鎮,從沒有人想過鯊魚竟然能游來到此地。鯊魚害死了一個戲水小男孩,還有一個企圖救人的男人。事件的最終,一名有經驗的釣客,清晨乘著破舊小船垂釣,抓到鯊魚並殺了牠。雖然無法證實這頭鯊魚就是這幾起攻擊事件的兇手,牠的死卻也結束了紐澤西海岸社區兩個星期以來的恐懼,當地經濟因攻擊事件嚴重受創。夏天結束,所幸並無再添亡魂。

  一九一六年的教訓似乎是明白告訴我們,不論專家怎麼說,你都應該相信自己的直覺。鯊魚巨大又危險,你應該要害怕牠們。專家說不用擔心鯊魚攻擊,可是他們錯了。共有四人喪生。是否該相信專家?他們錯得不能再錯了。

  但是這條看似清楚的教訓,就是真正的教訓嗎?難道不需要加以區辨?談到鯊魚的習性,專家們的觀察並沒有錯。他們是對的。數百種鯊魚之中,只有少數會對人類造成威脅,牠們全非美東海岸的原生動物。一九一六年慘案的教訓,不是要我們忽視專家建議。真正的教訓在於,我們要從事件脈絡進行判斷。如果你見到海裡有鯊魚,應該馬上離開水中。如果你看到鯊魚游向一群男孩,試著警告他們。採取安全作法不要冒險。但是,如果新聞不再出現攻擊事件,多年後鯊魚也銷聲匿跡,那麼請放心規劃你的大西洋假期,好好享受,這才是我們真正該學會的。

  這也是紐澤西人一九一六年得到的結論。一旦危險遠離,他們不再讓鯊魚帶來的恐懼壞了夏日戲水的興致。次年他們回到沙灘,重回大洋的懷抱。本能告訴他們,一切沒問題。本能沒有錯。而且本能會隨著人類身處環境的變化,幫助人類改變判斷。他們知道什麼時候該害怕,什麼時候不需要屈服於恐懼。

  本能機制,不僅精微,而且全自動。當一顆石頭朝你丟過來,你不用思考,馬上就能做出反應。本能反應就是如此迅速。這正是人類本能的重要作用。如果你必須花時間思考如何阻止石頭砸中你,你早就被石頭砸傷,失去來不及保護自己。

  若我們靜下來想想,我們竟然可以靠本能避免被飛石砸傷,這實在是神經工程學的驚人成就。本能很神奇。想想你的大腦如何運作,在警告你危險來了,並且幫你做出行動之前,需要做些什麼。首先,大腦必須精準地評估環境。靠我們一、或兩種、或全部的感官,去評估當下的環境。必須靠哪一種感官?大腦會做出決定,而這只是它必須在剎那之間決定的許多事項之一。接著,你的大腦會開始建構事件的脈絡。朝你飛來的是石頭,還是一顆球?是你的朋友,還是敵人丟過來的?是大石頭,還是小石頭?接著,大腦才會判斷該如何反應。此時,大腦正進行一連串「條件運算式」(if/then formula)的運作。如果來的是顆大石頭,我就低身躲過。如果是顆小石子,我就接住它。如此類推,走過數以萬計的「如果……,那就……」的可能性。這一切發生的時間以毫秒計,而且往往在意識覺知(conscious awareness)之外。

  我們憑藉本能處理各種不同狀況。過馬路時,聽到輪胎摩擦地面的刺耳聲音,我們是該停止前進,還是全力衝過馬路?走在暗夜小巷,突然警覺周遭有人,感謝我們的本能,身體自動變得緊繃,對環境高度警覺。決鬥,還是逃跑?我們憑著本能做決定。

  動物的行為,全靠本能驅使。人類擁有更高程度的認知能力,我們會思考。可是科學家表示,我們具有數十種本能反應──甚至可說數千種,全看我們如何定義──幾乎涉及所有你能想到的人類行為。美國心理學之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主張本能機制從我們出生那刻就引導著我們。他甚至認為哭泣、打噴嚏,也是本能的一種。畢竟你不用人教也會哭、也會打噴嚏。

  本能機制運作得如此天衣無縫,幾乎涵蓋我們生活的每個面向,以至於我們無可避免要下結論說我們隨時都可以相信本能。天性要我們相信本能。順從本能,我們也會感覺比較好。

  但並不是每一種情況下,我們都應該相信本能。儘管本能的運作如此精微,卻也不是每次都奏效。本能出錯了該怎麼辦?要是我們的大腦錯判了情勢?如果我們的大腦無法建構出正確的事件情境?不要懷疑,環顧四周,這正是我們關於政治的問題。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9800655
  • 叢書系列:
  • 規格:平裝 / 400頁 / 14.8 x 21 x 2.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 最近私信里收到很多關於代謝的問題。 所以今天就是關於「新陳代謝」 你最需要知道的6個事實。 ... 1. 最消耗熱量的時候,是你什麼都不乾的時候。 很多人不鍛鍊就擔心自己發胖,總覺得如果沒有鍛鍊,就沒辦法消耗足夠的熱量。但事實上,人體什麼都不干消耗的熱量,占比最大。 一個人的實際代謝=基礎代謝+消化食物消耗熱量+運動外日常活動消耗+運動消耗。 這4項當中,基礎代謝占比最高,一個人的基礎代謝消耗掉的熱量,可能占總實際代謝的60%-80%。(基礎代謝就是一個人每天什麼都不干,身體維持生命運轉需要的熱量) 平均女性的基礎代謝為1100-1400大卡左右,男性為1800大卡左右,而一個成年中等身高+體重的女性跑步30分鐘,可能也只能消耗200大卡左右。 所以節食真的是非常得不償失的事啊!看起來好像消耗了很多熱量,但卻傷害了身體最重要的代謝功能。 ... 2. 吃飯也會代謝熱量。 我們身體在消化食物的時候,會燃燒一些熱量來完成食物的消化過程。 平均來講,你每天飲食熱量總攝入*10%,差不多是你在消化食物過程中消耗的熱量。 這裡有一個小技巧,就是飲食中的蛋白質比例越高,你的身體會代謝更多能量來消化食物。 因為在身體消化三大營養素,所需要燃燒的熱量多少不同: —蛋白質: 消化過程中耗費食物本身20-35% 的熱量 —碳水化合物:消化過程中耗費5-15% 的熱量 —脂肪:的熱量0-5% 的熱量 所以千萬不要小看蛋白質的重要性,就連如果你想通過增肌來增加基礎代謝,攝入足夠的蛋白質也是重要的一環。 不過蛋白質也不是越多越好,關於蛋白質這篇有更詳細的科普多少人為加速減脂天天吃,卻還不懂它。 ... 3. 所有計算基礎代謝的公式、智能體脂秤,都不準。 我之前也分享過一些計算基礎代謝的公式,但這些公式計算出來的數字並不準確,也只能作為參考。 大多數計算公式並不參考你的實際體脂率、基因等因素,而這些因素對於一個人代謝的非常重要。 同時你所處的環境、女性的月經周期、你每天的荷爾蒙浮動等等,都會影響一個人的代謝。(關於經期飲食這篇寫過啦無知才羞恥| 一篇了解月經,正視身體) 那智能體脂秤呢? 雖然智能體脂秤會讓人產生一種它真的在「檢測」的感覺,但事實上,所有體脂秤得出的數據,也是算出來的。換句話說,體脂秤可能是個相對智能一些的實體計算公式。 如果你家裡有體脂秤,可以嘗試一下在洗澡前和洗澡後,各測量一下你的基礎代謝,數字非常可能有很大變化。 ... 4. 所謂「加快代謝」的食物,都不如增肌來得有效。 像咖啡、紅茶、辣椒等等,這些食物確實會暫時讓你代謝變快,但對於減脂的影響沒有想像的那麼大。 想要提高代謝,最有效的方法還是認真舉鐵、攝入充足的熱量和營養,增加身體的肌肉比例。 ... 5. 代謝降低不代表減脂困難。 減脂難不難,代謝的影響只是很小一部分。 人的代謝確實會隨著年齡增長會變低,更重要的是,大部分隨著年齡增長,不僅運動減少、日常也越來越懶得動。 多少人小時候還要走路上下學,現在下樓取外賣都煩。 所以對大多數人來說,減脂困難/減脂反彈,最大的問題是整體生活方式不健康,而不單純代謝變慢而已。 ... 6. 維生素B和維生素D對於代謝非常重要。 如果你有一種「什麼都吃對了,運動也有規律,就是瘦身效果不明顯」的感覺,那可以觀察一下是不是缺乏維生素,尤其是B族和D族維生素。 維生素D不只是維生素,它其實是一種幫助荷爾蒙工作的荷爾蒙。身體中維生素D缺乏會影響其他荷爾蒙的工作,從而影響身體代謝。 而很多減肥的女孩因為怕吃主食發胖,很容易導致維生素B族攝入量不夠的問題。另外奶製品、堅果和油脂攝入單一,也會導致維生素B6也很難供應充足。 獲取維生素B和維生素D的方式:曬太陽、多吃深海魚、雞蛋和乳製品(牛奶酸奶等等)。 另外今天2條有小賣鋪的一些優惠, 想囤燕麥杯和燕麥餅乾的小夥伴可以去看看 晚安! 今天也是愛你的咕嚕~ ............

 

 

WEFV2626EFCEYYYB15VEF

 

 

 

文章來源取自於:

 

 

壹讀 https://read01.com/yyngyPK.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841270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沙鹿LOB髮型修改推薦髮廊專業剪髮推薦髮廊南屯微卷髮型修改推薦髮廊和平霧感流行髮色學生染髮推薦髮廊太平洋SOGO附近韓男造型推薦髮型設計工作室
大肚英倫油頭推薦髮廊 勤美誠品附近短龐克髮型推薦髮廊 日韓髮色台中染髮推薦台中中區髮色去色處理推薦髮型設計工作室 台灣大道附近內彎髮型修改推薦髮廊推薦染髮店 台中北區美髮推薦大遠百附近法式劉海推薦染髮髮廊 北屯隨性捲短短髮推薦染髮店 台中剪髮燙髮推薦南屯美式沙龍專業染髮燙髮髮廊 和平新髮型設計推薦髮廊推薦髮型設計工作室 布丁頭的救星推薦台中髮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這款真的大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